由住建部、发改委组织编制的《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“十三五“规划》正式发布实施。根据规划,我国将实施城市路网加密、轨道交通、综合管廊、黑臭水体治理、排水防涝设施、海绵城市建设等12项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工程。规划提出,在城市新区、各类园区和成品开发区域,新建道路必须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,老城区也要因地制宜推动综合管廊建设,同时,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,所有管线必须入廊。市政建设十三五印发市政建设十三五印发机构指出,管线直埋、高空架设为城市带来了“马路拉链”、“空中蜘蛛网”和管线事故等问题,城市综合管廊凭借其优越性可以解决以上问题。
结合各省份建设规划,2017年,住房城乡建设部计划将新开工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,据住建部测算,使用寿命为50年及100年的地下综合管廊,每公里建设运行成本分别为1.6亿元及2亿元,总投资规模约3000亿元。预计我国五年内将完成约1.2万公里长度的综合管廊,城市综合管廊市场容量为万亿级别。在政策推动下,预期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将进一步提速。防水行业有望通过综合管廊建设,积极拥抱PPP模式进行扩张。
自2014年,成都、自贡等5个城市先后被确定为四川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以来,四川省累计已建成地下综合管廊38.8公里,新开工60个项目、共计203.52公里。为解决资金难题,四川省积极推进PPP建设模式、贷款贴息、购买服务等方式,引导和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管廊项目建设运营。2016年以来,省财政还先后安排了4.12亿元专项资金、发行了10亿元专项债券,重点支持试点城市管廊建设。